大俠百草翁前傳-小俠百草兒

The Prequel of hero Tāi-kiap Pik-tshó-ong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 關閉

© 光興閣掌中劇團 (2023)

場次時間
彰化
2022. 8. 20 (六) 1400
2022. 8. 20 (六) 1900

新北
2023. 9. 2 (六) 1400 * 錄影場
2023. 9. 2 (六) 1900 * 錄影場

臺中
2025. 2. 22 (六) 1400
2025. 2. 22 (六) 1900

雲林
2025. 6. 21 (六) 1430 * 錄影場

製作單位
光興閣掌中劇團

開啟台灣布袋戲第一位男主角的初始,揭開金光布袋戲的無限可能

光興閣的大俠百草翁之所以耐人尋味,或許式看似為天下太平而奔走,實則齊家治國平天下。總是祖孫、而然父子,總圍繞著「一家人」為宇宙中心運轉、發生。

國家大事的奮鬥,總是因為拗不過孩子或師父的一句話而奮不顧身,或是冥頑不靈……。
大家都理所當然的認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然而百草翁卻不以為然,草式哲學將顛覆你的三觀。

而這一切,讓我們戲說從頭,光興閣初代目鄭武雄來不及侃侃而談的那段故事,讓為人子的二代鄭成龍為您娓娓道來。

關於大俠百草翁

台灣布袋戲發展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階段就是金光戲時期,而大俠百草翁這個角色就是台灣布袋戲原創劇本的第一位主角,由排戲先生吳天來於1953年所創造,由鄭武雄師兄新興閣第二團團長鍾任壁首演,開啟了台灣布袋戲內台戲院售票的黃金時代。

鄭武雄師承鍾任祥大師,於十六歲擔任新興閣第三團團長,因而有機會長期與吳天來接觸與學習,1961年自立門戶創立光興閣,初期仍由吳天來排戲演出,後由鄭武雄重新詮釋與定義大俠百草翁之人設,加入新創角色如:小百草翁、二度風塵、空空子、鬼谷子、敢死俠等,並以笑料為主軸、人性為基礎,創作達三千多集於台灣各大戲院中連演五十年,更留下語音檔案達600集,為台灣留下完整的記錄鄭武雄筆下的百草翁與原設定截然不同,可謂自成一格也因此被譽為「笑料大師」的稱號。

百草翁一角從其出現至今,未曾對於其出身作一完整的演譯,因此光興閣第二代鄭成龍(林宏憲)團長,重新與現代編劇合作,以揭開百草翁之身世為起點,開創以百草翁年幼時的小俠百草兒的金光宇宙,並加入親情、愛情、友情之元素,強化金光戲內涵,以傳統技藝與劇本為核心,結合現代的專業人才與劇場聲、光、色等多媒體效果,開啟「新金光戲」的模式,企圖重新打造布袋戲劇場的下一個黃金時代。

明朝宣德年間擁有異能的異族想要霸佔江山,造成百姓與官兵無力阻擋。武林最受到敬重的天宮靈霄台老教主千年釋迦道行深高俠使用萬寶之首混元珠,將異族的異能封印,運用佛祖留下的西方真經將混元珠分化為「信、愛、命、智、勇」五顆元功珠。其中信之珠交給了一代劍聖斯文客,愛之珠交斯文客之妻紅髮女神玉美人,智之珠傳給了三徒弟鬼智神腦絕書生心生怨恨。

斯文客秘密護送一件至寶到朝庭的途中,卻糟到埋伏致使聖劍門全教八百多人受到怪物的攻打全數死亡,這一切原來都是絕書生想要集合五珠統治天下所下的陰謀,絕書生以斯文客的兒子文童兒要脅其交出劍殼與信與愛之珠,斯文客顧及天下蒼生不願給他,於是絕書生讓手下萬毒王用毒掌打傷了孩子,原來玉美人為了顧全家庭,洩露行蹤造成這一場滅門慘案,最後玉美人受到重傷,暈死之前將身上的愛之珠給了兒子文童兒,而斯文客為了救孩子抱著文童兒被打下山崖…

十年後,在最深山最古洞中,二度風塵不真仙將一名孩童放入火爐中以高溫泡藥水,但這名孩子沒有痛苦反而與其師父有說有笑,原來這名孩童就是當年斯文客之子,因毒掌受傷為了救其生命,二度風塵用一百零八種珍貴藥材與毒物侵泡這名小孩,並為他命名為百草兒,而百草兒忽然間毒性再度發作,原來即使泡了十年的藥水,仍然無法完全解毒,且二度風塵發現百草兒身上有二顆元功珠,才可以讓他活命下來,否則他早就無力迥天,為了保住性命,二度風塵出門尋找唯一可以解救百草兒的武林神秘高手萬能先生黑蒜俠,並交待百草兒不能出門。

不真仙一出門調皮的百草兒也偷偷步入江湖,也因為百草兒的魯莽造成了二度風塵死亡,唯一可以救活的只有五珠中的命之珠,於是百草兒踏上了尋珠之行,一切的故事從此開始…

🗄️ 國藝會補助檔案庫
🎫 售票網 (2022)
🎫 售票網 (2023)
🎫 售票網 (2025台中場)
🎫 售票網 (2025雲林場)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演出全長:120分。

2025
台中場票價:500
雲林場票價:300


宋厚寬 (2022-23)
黃僑偉 (2025)


許嘉芬、林宏憲、鄧凱綸、宋厚寬
光興閣掌中劇團 (2025)

舞台總監
藍舸方

音樂總監
陳勝泉

燈光設計
簡明鴻 (2022)
陳璿文 (2023-25)
蔣旺勳 (2025)

服裝設計
林尤秀子

現場指導
黃僑偉 (2022)


鄭成龍


林坤寶

賴建勳

蔡宗祐

蔡友傑

謝協昌

林琮穎

陳孟傑 (2022)

張益豪 (2025)

洪聖鑌 (2025)

舞台總監
黃僑偉 (2025)

音響執行
美樂利音響

偶頭製作
林志明

布景製作
陳冠良

道具製作
謝昇源

字幕工程
林敬庭

音樂執行
光興閣團隊 (2025)

行政團隊
黃雅淩
朱智謙 (2022-23)
蘇欣怡 (2025)
張力偉 (2025)

文宣設計
林宏憲

主辦單位
光興閣掌中劇團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