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邪惡
後戲劇劇場的主體是舞台,時間是當下,情節是儀式;文本盛載著創作元素,而不再是領導,但可自由演化並提昇至詩意的境界,抽出文本的意象狀態立體地呈現出來。後戲劇創作不需要戲劇情節的推進,而以一段段千錘百鍊的舞台語言傳遞文本劇作的精華,讓觀眾淺嘗箇中奧妙,開發後戲劇文字的天地。
《平庸的邪惡》以後戲劇劇場形式進行創作,讓觀眾投進漢娜.鄂蘭的思想世界。
「沒有所謂危險的想法,因為思考本身就很危險,我認為不思考才更危險。」
—— 漢娜‧鄂蘭 香港
導演陳恆輝透過意象和聲音的刺激,談討政治的議題,思考善惡的根本,尋找思考的意義。
台灣導演楊景翔透過狀態和詩意的效果,談討情感的議題,思考道德的界線,尋找共存的關係。
兩地的創作衝擊,引發連串的化學作用,投射更多漢娜.鄂蘭的面向,回歸思考人的本性,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聯。
《平庸的邪惡》劇情簡介
這次演出分為三個段落,分別由香港及台灣的演員演出,就讓我們先來看簡單的劇情介紹吧!
Part 1 四個希望打破平凡日常生活的青年加入神秘組織「解N會」的結構之中,他們被要求以「邪惡」為題作研究與報告,報告者之一西蒙(Simone,陳瑞如飾),此時轉到報告內容的歷史層面,以鄂蘭本人的視角重現她對猶太人的控訴,直接向觀眾講述甚麼是「邪惡的平庸性」。
Part 2 一對台灣夫婦(M,潘冠宏飾/W,蔡佾玲飾)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跡,他們因德國納粹大屠殺憶起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創傷;爾後回到四十年代日軍戰敗、國民黨來到台灣的歷史,他們在港口迎接艦隊,以為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新開始,內心充滿希冀,但殘酷的是事實總不如人願。
Part 3 演員們在台上玩遊戲,分成兩隊,從相對的兩邊衝向對方陣地,雙方在途中相遇,就以猜拳決勝負,勝者可以繼續向前,敗方則要後退回到自己隊伍最尾,最先到達對方的底線的一方為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