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北藝穗節 即刻重演

莊博翔《We are not human at all》
蘇品文《少女須知(中)》
艾瑪聖石《Play Games》
迷內《臺彎》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 關閉

©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0 0
平均分

本頁面贊助單位

台北市文化局logo2

場次時間
臺北 (水源劇場)
2019. 11. 7 (四) 2000 
2019. 11. 8 (五) 2000
2019. 11. 9 (六) 2000

臺北 (剝皮寮歷史街區)
2019. 11. 9 (六) 1430
2019. 11. 10 (日) 1430

演出地點
臺北 水源劇場
剝皮寮歷史街區

製作單位
莊博翔
蘇品文
艾瑪聖石
迷內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臺北藝穗節即刻重演,五虎將現身
還不快留下行事曆準備看戲!

今年的臺北藝穗節已經在9月8號正式閉幕,但想看藝穗節精彩演出的各位可還有機會唷!

即刻重演即將在 10月4號中午12點全面啟售 ,邀請今年度的藝穗節得獎團隊將演出作品帶入新場域,也讓各位能夠再次欣賞到優秀的演出呈現!

今年奪得 永真藝穗獎 的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帶來《拆除中:河床、樹、菩薩與撿骨師》,紀錄南鐵地下化過程的一系列紀錄藝術行動,過程中與臺南的藝術創作者合作,透過實地的走讀、書寫與訪問過程進行共同創作,陸續產出、組合多組包括錄像、攝影、舞蹈、行為、戲劇等跨域式作品,企圖還原正被拆卸中的城市「集體記憶」。

藝穗明日之星獎 的 艾瑪聖石 製作 將使用不一樣的方法,再次重現蕭博勻老師的《Play Games》,帶領著大家一起思考關於家暴的種種。

藝穗原創精神獎 的 迷內 透過作品《臺彎》結合酷兒情慾和臺灣民俗、宗教,想像一個新的酷兒化的生命軌跡,其中之各種歲時祭儀去納入酷兒,探索儀式劇場的莊嚴,以及酷兒的荒與樂。

莊博翔 舞蹈作品《We are not human at all. 》省思人本身與萬物的不同,或許是因為「人」擁有著體溫,在與事物接觸後,有時能感受到物體的餘溫。

最佳創意獎 的 蘇品文 《少女須知(中)》,安排一場”不以結婚為前提的盲目約會”,一系列的女性主義獨角作品,以身體為創作形式,意圖向觀眾分享作為當代女性(主義者)的可能性與行動力,比去年作品更深入探討女性自主的議題。

當作品搬到水源劇場及剝皮寮歷史街區時,會擦出怎樣精彩的火花呢?
精彩的藝穗得獎演出即將登臺重現,千萬別錯過!

即刻重演詳細演出資訊:
水源劇場
2019. 11. 7 (四) 2000
莊博翔《We are not human at all.》
2019. 11. 8 (五) 2000
蘇品文《少女須知(中)》
2019. 11. 9 (六) 2000
艾瑪聖石《Play Games 》

剝皮寮歷史街區
2019. 11. 9 (六) 1430
迷內《臺彎》
2019. 11. 10 (日) 1430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莊博翔
《We are not human at all.》

藝穗節演出場次/地點
2019. 9. 2 (一) 1900 藝・風巷- 2F
2019. 9. 2 (一) 2030 藝・風巷- 2F
2019. 9. 5 (四) 1300 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大廣間」
2019. 9. 5 (四) 1430 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大廣間」

演出簡介
當我們處於”非人的形象”,抽離本體且反思「人」是什麼?

省思人本身與萬物的不同,或許是因為「人」擁有著體溫,在與事物接觸後,有時能感受到物體的餘溫;而人有著科學無法解釋的微妙行為,例如: 感受皮膚的觸碰、享受音樂,體會春夏秋冬的不同,學會欣賞風景、懂得欣賞他人等等。

蘇品文
《少女須知(中)》
Girl’s Notes II

藝穗節演出場次/地點
2019. 8. 24 (日) 1430 納豆劇場
2019. 8. 29 (四) 1930 納豆劇場
2019. 9. 1 (日) 1430 納豆劇場
2019. 9. 4 (三) 1430 納豆劇場

演出簡介
《少女須知》為一系列的女性主義獨角作品,以身體為創作形式,意圖向觀眾分享作為當代女性(主義者)的可能性與行動力。因作品需要,採一次一個人的方式進場,雖然過程會等比較久,但希望最後能讓大家微笑離開,請依照自己的感覺排隊。

「若要使約會雙方都能感到十分滿意,還必須約會的任何一方,能隨時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事事週到,尤其在約會中不可隨便開玩笑,以免損害對方的自尊心。」(節錄自《少女須知》)

2019年《少女須知》(中),將以書中「如何安排約會」系列篇章作為發想,讓納豆劇場成為約會地點,邀請觀眾與蘇品文進行一場不以結婚為前提的盲目約會(Blind Date)。

艾瑪聖石
《Play Games》

藝穗節演出場次/地點
2019. 9. 1 (日) 1600 思劇場
2019. 9. 1 (日) 2000 思劇場
2019. 9. 4 (三) 2000 思劇場
2019. 9. 5 (四) 2000 思劇場

演出簡介
現今社會媒體迅速發展,
家庭社會案件頻繁在新聞上出現,
但是,
許多人卻置若罔聞。
家暴,
不能被視為所謂的「家醜不可外揚」,
而是一件我們要去主動關心的事。
艾瑪聖石
將帶著大家重新思考家暴這件事。

迷內
《臺彎》
Bent-Tai(www)

藝穗節演出場次
2019. 9. 4 (三) 1930 
2019. 9. 5 (四) 1930 
2019. 9. 6 (五) 1930 
2019. 9. 7 (六) 1930 
2019. 9. 8 (日) 1930

藝穗節演出地點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53號

演出簡介
本作涉足臺灣民俗宗教文化、性別認同、婚姻平權與異性戀霸權等議題。
結合酷兒情慾和臺灣民俗、宗教,想像一個新的酷兒化的生命軌跡。

從死、生、婚再至死的循環,其中之各種歲時祭儀去納入酷兒。
探索儀式劇場的莊嚴,以及酷兒的荒與樂。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Railway Underground Project in Tainan

藝穗節演出場次
2019. 8. 24 (六) 2000
2019. 8. 25 (日) 2000
2019. 8. 28 (三) 2000
2019. 8. 29 (四) 2000
2019. 8. 30 (五) 2000

藝穗節演出地點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53號

演出簡介
自2018年底開始,徵收範圍達四百餘戶,抗爭多年的「南鐵東移」市區段逐步啟動了拆除作業,無論民居、神佛、老樹與水文,沿鐵路而生的聚落景觀在短時間內遭遇了快速的離散與空間重組────同意與不同意、通行與禁止、選擇與丟棄,高聳瓦礫比鄰繁忙市街,猶如城市運作的巨大紀念碑。

「拆除中:( Metabolism )」計畫,為紀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一系列紀錄劇場行動,自2018年底開始投入南鐵現場,透過藝術介入的靈活性,我們將城市理解為持續修復、更新的有機體,他如生物進行著新陳代謝(Metabolism),也在此過程中鐵路沿線呈現了獨有的生理「日常」與「狀態」。本計畫紀錄、採集工程執行期間孕生之有形、無形的「代謝廢物 Metabolic waste」,其中包括影像、物件、聲音與記憶等,化演出空間為運作中的另一有機體,安置這些城市運作後的「廢物們」,重啟他們在南鐵拆除現址與時、空、人物間獨特互動狀態,提供另一種詮釋南鐵地下化的空間。

《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為本計畫與 2019台北藝穗節合作共同創作之台北場次,我們邀請出身、就學於台南,性質迥異的九位年輕創作者,投入南鐵地下化的拆除現場,透過數月間的現地走讀、紀錄與訪問,各自擷取南鐵工程現場的日常片段、歷史軌跡進行個人創作,發展出「其實我在拾起你的遺留」、「我們在生長,這個城市也是」、「河道上的夢」、「20190713」、「永晝的房」、「號誌」、「一」、「我鋼筋過這裡」、「後照鏡」等九組包含戲劇、舞蹈、音樂、錄像與裝置的作品,在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53號場地中進行重組。而回顧寶藏巖這個曾同樣面臨拆遷抗爭的地點,在最終取得特殊的使用模式,融合了原有的生活型態誕生全新樣貌,我們希望在此連結「台北─台南」兩個城市共同的拆遷記憶,提供大眾對於城市空間流變與再造的不同想像。

🌐 藝穗節官網 (莊博翔)
🌐 藝穗節官網 (蘇品文)
🌐 藝穗節官網 (艾瑪聖石)
🌐 藝穗節官網 (迷內)
🌐 藝穗節官網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 演出資訊
📖 藝穗節手冊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We are not human at all》
長度:40 分鐘。

《少女須知(中)》
適齡:18+
長度:48 分鐘。
演出內容有裸體。
因作品需要,採一次一個人的方式進場,雖然過程會等比較久,但希望最後能讓大家微笑離開,請依照自己的感覺排隊。

《Play Games》
適齡:12+
長度:60 分鐘。

《臺彎》
適齡:18+
長度:60 分鐘。

《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適齡:12+
長度:70 分鐘。
請於演出前15分鐘(19:45)抵達現場預備入場。
演出過程中需進行移動,若有行動不便者請先聯繫行政人員做適當觀賞安排。

《We are not human at all》

演出製作、編舞
莊博翔

獨舞編舞、獨舞者
賴耘琪

表演者
賴耘琪、廖健堯、王官穎、陳薇伊、許紹欣、謝良政、賴宇廣、劉瀠暄、趙心

《少女須知(中)》

製作人、創作演出
蘇品文

舞台監督
鍾品喬

舞台助理
王言煥、魏暉恩

前台經理
王廣耘、許生翰

演出紀錄
李祐緯

少女手繪
張舒婷

《Play Games》

導演
歐陽劭祈

舞臺監督
劉瑞媚

行政統籌
林家煒

演員
洪鈺婷、詹瑀宸

舞臺設計
劉瑞媚

小道具設計
孔德加

燈光設計
曾紹弘

音樂音效設計
楊峻綱

服裝設計
邱倬蓉

化妝設計
梁有蕙

平面設計
莊秉恩

導演助理
楊妍德

《臺彎》

導演、編舞
江峰

導演助理
李秀芬

舞臺監督
沈慧燕

執行製作
林昀

行銷執行
施淳耀

音樂設計
王崇翰

視覺設計
黃祥昀, fb@cloudsfloatinginart

民俗顧問
侯宗延、李橋河

《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計畫主持
王挺之

演出執行單位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共同創作
古知典、李婉寧、吳暋泓、郭宸志、陳顥仁、張佳茵、張瑜朋、廖仕傑、盧修琪

製作協力
林羿成、麥家綸

平面設計
樊禹翎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