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面芙烈達

The 9 Fridas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 關閉

©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圓環創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照片版權:賴佳韋

0 0
平均分

本頁面贊助單位

台北市文化局logo2

場次時間
臺北
2014. 9. 5 (五) 1930
2014. 9. 6 (六) 1930 * 錄影場
2014. 9. 7 (日) 1430

香港
2016. 10. 27 (四) 2000
2016. 10. 28 (五) 2000
2016. 10. 29 (六) 1500 * 演後座談
2016. 10. 29 (六) 2000
2016. 10. 30 (日) 1700

演出地點
臺北 水源劇場
香港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製作單位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圓環創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香港話劇團 (共同演出)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英國文化協會

一場亞洲 x 歐洲 x 南美洲  
跨越時空的迷人邂逅
穿越六O年,墨西哥生命之花再次綻放
真實與超現實,生死交融的衝突掙扎
性、愛、死亡,貫穿脊髓的完全揭露

講著一個充滿了疾痛、愛情、自剖、女性的戲。
是一種向畫家的禮敬,向生命頑強、堅韌、熱情的一種致敬。
這裡,不只有一位Frida Kahlo,這裡有很多Frida……

一字眉、濃豔民族裙、三件式西裝、驚世駭俗的自畫像⋯⋯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1907-1954)的大膽前衛,超越瑪丹娜和女神卡卡一百年!她的穿搭率性自我、混搭在地與全球,是不退流行的時尚;她的情史從悲情正室到遊走雙性,嗆辣度超越多元成家;更別提身為藝術家的她,以畫筆將自己病痛纏身的肉體翻轉為超凡的美。有了芙烈達,千頌伊壓根不稀奇,連安潔莉娜.裘莉也得屈居下風,成為單薄過氣的過季品。

《九面芙烈達》將這位永恆的前衛教母重新請出江湖,由獲獎連連、備受矚目的英倫劇作家凱特.歐萊莉 (Kaite O’Reilly)以詩意語言妝點芙烈達風格迥異的九張面孔,劇場導演菲利普.薩睿立(Phillip Zarrilli),帶領香港話劇團扛霸子馮蔚衡、莫比斯圓環公社當家花旦梁菲倚、氣場強大的劇場老手鄭志忠、新生代實力派王世緯與陳柏廷等五位表演者,在華麗綺幻的場景中化身芙烈達,以這位奇女子的一生境遇,重新界定正常與異常,醜陋與美麗。

📋 演出資訊
📋 演出資訊
📋 演出資訊
📋 演出資訊
📋 演出資訊
📋 演出資訊 (香港)
🗄️ 國藝會補助檔案庫 (2016)
🎞️ 宣傳影片
✍️ 評論 (2014)
✍️ 評論 (2016)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全長約2小時,無中場休息。

編劇
凱特.歐萊莉 Kaite O’reilly

導演
菲力普.薩睿立 Phillip Zarrilli

劇本翻譯
陳佾均

燈光設計
馮國基

音樂設計
齊藤伸一 (斉藤伸一)

服裝設計
李育昇

影像設計
張藝生

舞台設計
林欣伊

編舞、墨西哥語錄音、西班牙與墨西哥語發音顧問
Victor Ramirez Ladron De Guevara (2016)

梁菲倚

陳柏廷

鄭志忠

謝盈萱 (台北場)

馬英妮 (香港場)

張藝生 (香港場)

特邀演出
馮蔚衡

錄像演出
林子恆、陳彗勻、馬英妮 (台北場)、謝盈萱 (香港場)

舞台監督
廖敏慈

團長暨製作人
鄭博仁

聯合藝術總監
張藝生、梁菲倚

劇團經理
楊喆甯

企劃專員
錢力慈

平面設計
賴佳韋

插畫
江則穎

平面攝影
李欣哲

宣傳片、演出紀錄
陳冠宇

製作單位
圓環創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共同演出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香港話劇團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
英國文化協會

照片版權
賴佳韋

本作由英國威爾斯國家劇院委任 Kaite O’reilly 創作,英國海外獨家授權世界首演。

the 9 Fridas was commissioned and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Sherman Cymru (Wales, UK).

本節目為2014臺北藝術節委託製作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