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島

Islands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關閉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 國家兩廳院、微光製造

場次時間
2024. 10. 4 (五) 1930 * 錄影場
2024. 10. 5 (六) 1430
2024. 10. 5 (六) 1930
2024. 10. 6 (日) 1430 * 演後座談

製作單位
國家兩廳院
微光製造

王宇光編舞創作屢獲國際肯定 新作《人之島》探討跨文化的身體異同
——當身體在他方,「我」浮出海面

編舞家王宇光活躍於國際舞壇,不僅是臺灣首位同時獲日本橫濱舞蹈節暨舞蹈大賽評審團優選及藝術家支持獎的創作者,也是首位獲得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國際玫瑰舞蹈獎(The Rose International Dance Prize)新興編舞家(Bloom Prize)入圍決選的臺灣編舞家。新作《人之島》由英國倫敦 The Place 劇院與日本城崎國際藝術中心駐村支持,以及 FACP 亞洲文化推展聯盟 Clare C. & Friends Fellowship 贊助,備受國際矚目。

《人之島》兩座島的雙人抗衡

從這座島,到那座島,王宇光踏上印尼舞蹈家 Danang Pamungkas 的家鄉梭羅,發展《人之島》,以舞蹈跳島,探勘彼此的身體脈絡。晃動、搖擺,兩人如在海上踏著微小岩點,在極度不安定中尋找平衡,在差異中模仿、對照與抗衡,舞台上雙人關係孤獨又共存。

曾一同於雲門2擔任職業舞者的宇光與 Danang,相隔近十年後再次碰觸對方的身體,橫跨一座大海,相異與相似來自島嶼上的溫度、濕度,無法名狀的權力結構與身份認同,造就了兩人共通又不同的夢。

一則關於尋找自我的漁人的傳說

而跨越島嶼時帶來的漂浮與變動,也是「我」顯露之時。《人之島》發展期間,宇光在不同島嶼間流轉,累積身體記憶:印尼的襖熱,英國倫敦的雨和日本城崎的雪;獨自走過三十日的西班牙朝聖之路,六十日在印尼海上等待一條魚上鉤。

宇光著迷於一則釣魚的傳說。漁人們說:「每隻大魚的背上都會有刻有一個漁人的名字。當你碰到那隻刻有自己名字的大魚時,你會感覺得到。」當宇光深刻體會身心的極限,失語與孤獨使身體觸及了答案:也許人們所追尋的「真正的我」,得潛入巨大的差異,耐心等待,才能浮出水面。

在《人之島》中,Danang 是宇光的那條魚,而最終這場共舞,是一趟求見自己的旅途。

🌐 官方網站
📖 演出節目單
🎫 售票網
✍️ 評論
✍️ 評論
✍️ 評論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演出全長約50分鐘,無中場休息,遲到觀眾無法入場。
部分座位需席地而坐,建議輕裝前往欣賞演出。
演出部分含煙霧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建議7歲以上觀眾欣賞。

編舞及概念
王宇光

戲劇構作
王世偉

舞台設計
陳冠霖

燈光設計
徐子涵

音樂設計
林育德

排練指導
李尹櫻

王宇光

Danang Pamungkas

舞台監督
藍靖婷

裝置製作
林健平、柯立格、范立穎、郭祐維、鄭智隆

舞台技術指導
劉柏言

舞臺技術執行
洪暐翔、林芯貝、林沛豪、林宸詳、陳冠廷、許派銳、楊凱淇、葉岫穎、張智凱、蔡庭瑞、藍舸方、羅洋

燈光技術指導
蔡佳靜

燈光技術執行
王子郢、林翰生、柯雅云、徐榤、連思妘、陳定男、黃彥真、張仲安、劉宗博

音響技術統籌
陳宇謙

音響技術執行
林家瑜、邵柯翰、張稚暉、趙之耀

製作人
吳可雲

執行製作
盧琳

平面攝影
李佳曄

演出紀錄
陳韋勝、駱思維

標準字設計
小氣分分 X 藝術報國有限公司

主視覺設計
劉子琳

製作單位
微光製造

共同委託製作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駐村支持
城崎國際藝術中心、倫敦 The Place 當代舞蹈中心

製作支持
FACP – Clare C. & Friends Fellowship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

本站使用 cookies,繼續閱覽本站內容,表示同意使用,或請閱讀網站須知及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