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翠劇場
Gang-a Tsui Theater
創團團長
周逸昌
資深團員
陳佳雯
魏美慧
創立於1993年。創團團長周逸昌先生2016年於印尼求藝途中驟然離世,現由資深團員陳佳雯及魏美慧在2017年於台北市重新立案,並擔任正副團長一職。為建立起一套屬於東方人身體的訓練方式,江之翠劇場導入「南管」和「梨園戲」作為演員訓練的主要內涵。劇團重啟營運後,不僅延續前團長南管現代化的理念,更肩負推廣南管與梨園戲的使命,在不違背其藝術本質精神的原則下,嘗試新的結合,讓傳統藝術美學與現代劇場表演共融,激發當代展演火花。
歷年作品
2023 - 2024
0/5
台上大玩抓交替,台下請小心,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你 ★泉州新編梨園戲劇本★ 改編自志怪小說《搜神記》的〈定伯賣鬼〉,一位落魄書生與神秘女鬼共同展開的旅程,他們在途中透過「人鬼互背過河」、「鬼變羊」等經典橋段,試圖揭開彼此真實身份的謎團。
0/5
江之翠劇場,以「南管音樂」和「梨園戲」作為演員訓練的主要內涵。此次《趁賞梨園》由資深演員帶領新生代演員同臺飆戲,演出折子〈賞花〉〈摘花〉〈留傘〉〈玉真行〉〈買胭脂〉皆為經典,其中生、旦、丑科各具特色,無論資深戲迷或是傳統戲曲新手觀眾,皆能從中觀得樂趣與門道。
0/5
江之翠劇場創立於1993年,至今仍延續南管現代化的理念,積極培養新生代演出人員,並給予上台磨練的機會,期許此優美雅緻的藝術型態能在台灣的劇場內綿延不絕。本次演出為近年培訓新生代演員之成果展現,兩場演出人員略有不同,並以傳統南管音樂及梨園折子戲之展演為主要內容。
2014 - 2022
0/5
本劇以《鄭元和》的折子戲破題倒敘,重點放在「追求理想與現實的平衡」而不光是傳統婚配、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戲終幕落角色追求完滿,那自我追求將在生活何處尋?觀眾會一窺演員講戲同時講私、看戲同時看人的各種現實平衡中回首:「我們都不再年輕了。」
0/5
江之翠劇場《梨園新聲》久違的傳統戲,我們回來了!!大稻埕的觀眾,置好板凳看戲囉!陳三五娘・留傘。演出曲目:南管指套〈花園外〉從第二節【忽聽見】開始演奏、南管散曲〈感謝公主〉、煞譜〈梅花操〉。演出:林子惠、葉冠廷、葉依婷、葉蒨蓉、董旭芳
0/5
2006年江之翠劇場耀睛之作,睽違十四年重現梨園戲與日本舞踏相遇,一場國際共製的旅程,開啟亞洲表演體系溯源的探索,2007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最高獎項。一介書生,草陬少女,幽暗的社會角落,相知相惜的偶遇,揭開公義與情欲隱蔽的故事。古老的魂識,當代的解讀,跨越時間、地域與人種。
0/5
《行過洛津》結合南管和現代劇場,改編自施叔青「臺灣三部曲」。洛津,鹿港舊名;清末,商通繁華。初次來臺的泉州梨園戲班男旦許情,以轟動閩南的民間故事《陳三五娘》〈留傘〉折子驚艷四方,隨即被鹿港掌櫃烏秋相中豢養。少年初成再度行至洛津,與稚齡藝旦阿婠相遇,初嘗愛戀,決心返還男子面貌。
0/5
河床劇團在2013年首次與江之翠劇場合作《摘花》,於台北演出後廣獲好評;兩團於今年再度合作,推出《摘花-亞維儂版》,結合了河床獨特的台灣超現實主義與江之翠的傳統南管樂舞,創造融滙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全新混血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