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珠

Hezhu: a Play of Play(er)s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 關閉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人力飛行劇團

場次時間
2023. 8. 12 (六) 1430 * 演後座談
2023. 8. 13 (日) 1430 * 錄影場、演後座談

製作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人力飛行劇團

《荷珠》一劇在《荷珠新配》之後四十年,臺灣無論京劇或小劇場通過時空變遷都有很大變化,這則女性傳奇是否已魂消玉殞化成一縷青煙了?或者四十年後曾經喧騰一時的荷珠傳奇,已若一段走進歷史迷霧的曖昧記憶?尤其,更令人惴測的是當年這位荷珠女性,若能沿續百年戲劇發展史的道路走至二O二三年現今,再現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展現出她妸娜多姿的風貌,似乎也是只有如夢似幻的劇場可以實現出來的。

劇情簡介
「荷珠」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女性芳名,因此乍看頗有熟悉感,或者立即會在腦海中展開搜尋:誰也是叫這個名字呢? 嗯,不是那個在八O年代一齣《荷珠新配》的戲,劇中人有一位叫荷珠嗎? 是的,我們排的這齣戲正是叫《荷珠》,當然就跟《荷珠新配》的荷珠有關。

但是,《荷珠》不僅是一齣跟《荷珠新配》有關的戲,更是跟改編自京戲的《荷珠配》有關,後配是臺灣八0年代名聞遐邇的一齣戲,前配則是京戲比較稀罕貼出的戲碼,「荷珠」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清末民初的「皮黄」唱到六O年代老舍改編成新話劇,再到八O年代臺灣實驗劇場,儼然已被傳誦成為了一則女性傳奇的典範。

🌐 官方網站 (戲曲中心)
🎫 售票網
✍️ 評論
✍️ 評論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演出全長約70分鐘(無中場休息),每場次皆有演後座談。
本節目為華語發音,並建議12歲以上觀眾觀賞。
因節目設計需求,無開放遲到觀眾入場。

導演
王墨林

編劇
許正平、張加欣、黃品媛、楊奇殷

副導演
楊奇殷

戲劇顧問
汪俊彥

舞台設計
許宗仁

燈光設計
吳峽寧

音樂設計
鄭各均

音場設計
陳鐸夫

謝冠生

許立縈

楊奇殷

文武場
鄭各均

舞台監督
蔡傳仁

燈光技術指導
劉柏漢

燈光技術
陳昱澍、何佩芹、廖郡豪

舞台技術指導
劉冠佑

舞台技術
章書、陳賢達

音響技術
路明睿

梳化造型
許瑟莨

製作人
張寶慧

製作團隊
郭宸妍、黃品媛、楊奇殷、張加欣

主視覺設計
許銘文

平面攝影
許斌

錄影紀錄
穀雨展演協創

支援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