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移計劃》
場次時間 (展覽)
2019. 12. 25 (三) – 2020. 1. 5 (日)
1100-1800
場次時間 (演出)
2019. 12. 25 (三)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26 (四)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27 (五)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28 (六)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29 (日)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30 (一)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19. 12. 31 (二)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20. 1. 1 (三)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20. 1. 2 (四)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20. 1. 3 (五)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20. 1. 4 (六)
1220 / 1400 / 1550 / 1740 / 1930
2020. 1. 5 (日)
1040 / 1120 / 1200 / 1240 / 1320 / 1400 / 1440 / 1520 / 1600 / 1640 / 1720
演出地點
臺北 松山文創園區
文創大街特設貨櫃
製作單位
演摩莎劇團
演摩莎劇團聚焦難民與移民議題的飄移計畫,以德國劇作家凱文.瑞特貝格(Kevin Rittberger)訪談難民寫成《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劇本讀劇開啟了亞洲觀點的調查與討論工作。2019年開始,以台灣作為整個亞洲飄移計畫的基地,除了難民議題,也開啟了移民、移工與在國境間漂流的無國界者等討論。探討生活裡的飄盪移動,不管是經濟政治或宗教因素所造成的動盪,從飄移的緣由,再探及文化認同、尋根或人道主義,展開一系列與亞洲城市透過藝術交換與流。
2019年底在台北市松菸文創大街特設貨櫃與體驗裝置,透過集體創作的方式,發展與展覽內容互動或是獨立呈現的文本內容,重新構思亞洲的飄移觀點進行主題演出與體驗展覽。
由兩個貨櫃組成的展演空間分成兩個部分,觀眾一開始會先進入第一個貨櫃,設置得像是工寮般的內部空間內,從聽聲音裝置開始這趟旅程。
聲音裝置內容以第一階段由演員分別進行的採訪內容編排而成,透過幾個不同情境場景,讓觀眾思考什麼時飄移/移動。
由演員扮演的類似移民官的角色,透過問答考試的方式,決定入境者的優先順序。結束第二部分的主題問答,觀眾進入第二個貨櫃,觀賞主題展演。
第一部分:聲音裝置
聲音裝置內容以第一階段由演員分別進行的採訪內容編排而成,透過幾個不同情境場景,讓觀眾思考什麼時飄移/移動。
聲音場景一、電話語音錄音
越南女子與父母通話
聲音場景二、不明的辦公室
問題一、如果你想到國外定居或工作,你覺得會遇到什麼困難?或需要克服的事?(How)
聲音場景三、不同的宗教場景 龍山寺的環境音
問題二、變成難⺠民的想像(Why)你想有想過離開原居地嗎?為什麼?自願或被動?
聲音場景四、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行李箱拉鏈以及物品的聲音?異國的超級市場?)
問題三、你覺得在國外會遇到什麼困境?最渴望的是什麼?
第二部分:主題問答
由演員扮演的類似移民官的角色,透過問答考試的方式,決定入境者的優先順序。問答題目每日略有不同,皆為與台灣的政治、民生與地理歷史人文相關問題,其中設定有幾個與展演主題相關的特定核心題目則是會固定詢問觀眾。
結束第二部分的主題問答,觀眾進入第二個貨櫃,觀賞主題展演。
第三部分:主題展演
主題展演共有11個主題,每個主題演出篇幅約20分鐘,主題跟主題之間不一定有絕對性的關聯或是順序排列,從越南偷渡者在英國死亡的故事開始,反共義士、移工、沒有歸屬的香港調景嶺,不漏洞啦從此以後沒有地方可以容身的越南難民,每日有不同主題,每個主題演出五場,展演的最後一日,11個主題連番演出。
2019. 12. 25 (三)
你願意以身份換取另一個人生嗎?
你知道去英國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嗎?幾個失敗的男孩說上次他們花了 7 個 月…. 他們說很安全,貨櫃裡溫度是零下 4 度C,跟冰箱差不多,忍一下還可 以。「爸爸,媽媽,我真的真的很抱歉,我,非常愛你們」。
2019. 12. 26 (四)
香港小台灣
調整景況的香港嶺地,調景嶺,1949 年新獲得的身份還有地域上的轉換 。嚮 往著小島的生活與領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歌、國旗、 蔣總統。1997 香港回歸,再一次的身份翻轉,哪個國是國?哪裡可以為家?究 竟國家為我們做了什麼?
2019. 12. 27 (五)
反共義士與刺在皮膚上的國家
反共抗俄、消滅赤匪,這些皮膚承載了戰俘們的不安,刻上之後,我們也能成 為真正的義士嗎? 離開戰俘營,門口有三條路,一邊去台灣,一邊去大陸,還有一條去到中立國,一選擇就不能回頭了…..
2019. 12. 28 (六)
虫章虫郎
我討厭蟑螂,因為蟑螂是蟑螂,可是有一天如果蟑螂不叫蟑螂了,我還會討厭 他嗎?前一陣子,我看到一則影片,穿制服的警察叫另外一個人蟑螂,然後警 察拿著甩棍狂打他,跟打蟑螂的動作一模一樣…..
2019. 12. 29 (日)
安慰的島嶼和身體邊界
你聽過RNR休息復原計畫嗎,鬆一下維持最佳戰力。戰爭也有人權,歡迎來 到戰地樂園。我的身體是反共的利器,是明日就要上前線大兵的最佳後勤。戰 爭開始,酒吧門開,誰都要為了戰爭付出一點貢獻,你說是吧?
2019. 12. 30 (一)
從此以後・不漏洞拉
「不漏洞拉」以粵語寫下的越南語,意思是從今以後。中文看起來有點奇怪, 是切斷過去與未來的字詞…. 不漏洞拉,只要靠港就是非法;不漏洞拉,只要來就會被監禁;不漏洞拉,不 要再來了。不漏洞拉,從今以後…
2019. 12. 31 (二)
南海血淚
「清風號」在 1979 年十月,乘載 146 人從南越西貢出發,一週後船隻擱淺,全 船只剩 34 位難民生還。 你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要收留難民嗎?收留是因為他們受到共產黨人的迫害,收 留是因為他們和我們流著同樣的血液,是同胞,我們才要救助他們嗎?
2020. 1. 1 (三)
隱形的國民
為什麼拿著中華民國護照卻不是台灣公民? 爺爺從廣東到馬尼拉時,是華僑的身份。我們一直都住在華人的地區,中華民 國政府發給我們護照,說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
2020. 1. 2 (四)
溫水中被遺棄的人
又有義士投奔~19 名青年被接來台灣,政府舉辦了記者會,嘉許他們投奔自 由。記者會的隔天,他們被邀請去澎湖的難民營參觀,然後這一參觀就出不來 了,政府懷疑他們其中有人是共諜…… 19 人裡有個湖南人叫做馬曉濱,他做了一件很轟動的事,綁架了張榮發的兒 子……
2020. 1. 3 (五)
便宜的人・移動的生活
你們聽過 DQ 嗎?De-Qualification,讓什麼人失去資格。 媽媽說希望我好好看看,去國外念個研究所,去世界走走開拓自己的眼界。我家有一個印尼的幫傭,他住在我跟姊姊以前睡的,有雙層床,不能關門的房間……
2020. 1. 4 (六)
格格不入
從希臘旅行回來後,她常收到希臘民宿的老闆的發文,說難民是小偷、異教 徒、恐怖份子、難民試圖將希臘變成 ISIS 根據地…….前一陣子她看到一段影 像,香港警察不由分說的押走住在大廈裡的女生,女孩子轉頭對著鏡頭說: 「我生性樂觀,我不會自殺。」這個錄影,是真的嗎?
2020. 1. 5 (日)
中繼結束,1-11 個故事,再說一次
1040 「格格不入」
1120 「便宜的人・移動的生活」
1200 「溫水中被遺棄的人」
1240 「隱形的國民」
1320 「南海血淚」
1400 「從此以後・不漏洞拉
1440 「安慰的島嶼和身體邊界」
1520 「虫章虫郎」
1600 「反共義士與刺在皮膚上的國家」
1640 「香港小台灣」
1720 「你願意以身份換取另一個人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