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滋味

Bittersweet Days
收藏 (0)
請登入會員 關閉

© 夾腳拖劇團

場次時間
2024. 9. 28 (六) 1030
2024. 9. 28 (六) 1430
2024. 9. 29 (日) 1030
2024. 9. 29 (日) 1430 * 錄影場、手語場

演出地點
牯嶺街小劇場 一樓實驗劇場

製作單位
夾腳拖劇團

成長的味道是什麼呢?
是不是感受過所有味道後,就長大了呢?

《大漢的滋味》為親子舞台劇,以真人結合戲偶、光影演出,描述孩子嘴巴內的各種味道,對應成長的心路歷程。在快樂的時光中,「蛀牙蟲」悄悄出現,開始讓孩子體會爭吵的辣味與鹹味,對應生活中生氣的感受。就在這時,嘴巴裡的守護神「牙槽王」與「牙仙子」也陸續登場,讓孩子感受長大過程中的酸楚與甜美。

夾腳拖劇團
以「母語、親子、人權」為三大目標。用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如團名「夾腳拖劇團」,結合台灣在地文化特色,走遍各地說故事,將不同社會議題提煉成創作能量,以輕巧細膩的姿態對待這片土地上的人與事。

作品包括:《4.5.6.7.》、《阿媽的雜細車》、《啓程》、《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從前從前,有個巫婆!》、《慢慢》、《照顧路上》、《國王與國王》、《勥姆仔欲起行》等。

2016年起,劇團開啟「母語寶寶聽故事計畫」,以全台語說故事的方式,將戲劇與台灣文化的種籽傳承給孩子。2022年開啟「小船計畫」,以四種語言:台語、客語、泰雅語、手語,為不同背景的孩子們說故事;台灣就像一艘船,希望我們認識自己、看見彼此,一起航行世界。

🎫 售票網

*點擊連結將導向外部網站,該網站資源可能因時效而撤銷。

演出全長:60分鐘,無中場休息。
字幕語言:台語演出,無中文字幕。
12歲以下觀眾建議由家長陪同。

編劇
吳易蓁

導演
何安妘

舞台設計
吳修和

台語指導
陳豐惠

手語翻譯
蕭匡宇、丘安

燈光設計
簡芳瑜

服裝設計
張義宗

音樂設計
柯鈞元

戲偶設計
梁夢涵、羅婉瑜

音響設計
陳宇謙

何安妘

陳佳豪

錢君銜

舞台監督
黃詠芝

音效執行
林佳宏

製作人
林廷安

視覺設計
孔祥千

*本節目為「文化部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計畫」

0 0
平均分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關聯頁面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留言
暗場換景中...